
农业农村部昨日(17日)公布,“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的4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主导产业规模和质量显着提升,引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目前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以园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现代农业综合企业园区以种植基础设施为基础,由大公司推动。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绿色+品牌”,汇集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形成建设水平最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十四五”期间,400家现代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公园公园得到改善。到2024年,园区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平均达到3.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9。培育了五常大米、安化浓茶等近60个总价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品牌,比2021年翻一番。2024年,产业园区农产品线上销售价值预计达到2523.2亿元,占全国份额的34%。
加快培育农业新生产力。产业园建有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和产业技术研发平台1800个,在重点行业建立专业团队3700余人,集众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于一体。公司已打造了一条龙服务其楼宇内构建了无人农场、养猪场等智慧农业场景,并产生了海南万宁红瓜子、北大荒七星农场大功率自主农机等多项创新成果。
全县重点富民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工业园区平均总产值超过90亿元,其中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98个。到2024年,园区70%以上农户参与新型农业实体。园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消除瓶颈,优化生态
激活“园区”动能,促进农业全链条发展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ks正在扩大产业链的分散化和增值加工。如何解决农业产量低等不足,率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想要知道答案,我们就来现代农业产业园看看吧。
水稻生物育种实验室近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成。连日来,园区内外企业、机构纷纷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
某实业公司首席专家黄海翔先生: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鉴定水稻品种的品质,还可以分析重要农业性状的遗传机制,加快新品种的开发。
秀洲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农业部批准,计划于2024年开工建设文化和农村事务部、财政部。我们将依托富饶的土地优势,着力打造“长三角种业硅谷”。
在产业园的水稻生物育种室,记者看到60余种专业先进育种设备一应俱全,从生物分子育种试验到稻米品质分析、田间生物表型监测等。研究所还打造了育种交流开放平台,为水稻育种领域提供专业支持。
嘉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敏先生:实验室拥有各类仪器设备60余种。传统育种基于自然变异和杂交选择,其周期较长,为8至10年。生物育种技术使我们能够准确识别优良性状基因,将育种周期缩短至约3至5年耳朵。
记者了解到,秀洲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年多来,水稻生物育种实验室等33个项目已完成过半。种业创新发展,建成3个万亩生产基地,选育新审定品种12个,种子生产改良面积2.5万余亩。四大鱼类每年产苗5亿尾,苗业产值达到近3亿元。
嘉兴市秀洲区副区长邓建华:我们公司培育了两条完整的产业链,产值超过10亿元。园区建设期间汇聚了28家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整合一二三产业,增强技术能力,调整结构产业生态系统加快完善,形成“生产+加工+技术+绿色+品牌”全链条协同发展新格局。目前,产业园农业全链条总产值超过75亿元。
(央视记者梁丽娟、王海波、田启勇、陈晓阳、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