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妇女峰会将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今年是第四届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三十年前,世界各地女性的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30年后,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举办了世界妇女峰会,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方将与各方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规划,共同打造更加可持续的妇女赋权平台,共同推动妇女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
中方倡议加强合作引领妇女事业发展
“追求平等、发展与和平1995年秋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上,这一凝聚共识的主题引起了会场共鸣,感动了世界。会议首次呼吁所有法律和公共政策考虑到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并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以实现优先领域促进性别平等和保护妇女权利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 30年来,这一历史性事件给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道主,中国始终履行承诺、履行责任。她在推动自身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为世界妇女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导人的担当和远见,提出一系列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倡议和主张,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已成为世界妇女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201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世界妇女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妇女包容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它“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或同步发展”、“积极保障妇女权利”、“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她们提出了“努力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和“营造国际环境”四项重要主张。峰会上,中方宣布支持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健康工程”和100个“快乐校园工程”,邀请3万名发展中国家妇女来华培训。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赞扬了历史性的世界妇女峰会。
2020年10月1日,纪念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5周年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倡议。重点是:帮助妇女摆脱传染病的影响;实现性别平等;促进妇女走在最前线;加强妇女事业全球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五年前,我发起世界妇女峰会,提出一系列全球合作倡议,这些倡议已得到全面落实。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世界妇女事业的支持力度。”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表示:“习近平相信这一点。平主席的讲话表明,中国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各国在妇女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
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中国为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即,全球发展倡议促进妇女赋权和经济社会发展,全球安全倡议重点关注妇女特殊安全,全球治理倡议重点关注妇女特殊安全。文明倡议倡导性别平等文化,全球治理倡议则强化性别平等文化。然后妇女参与决策。中国的一系列主张和行动不仅继承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的精神内核,而且以东方智慧和人道主义关怀回应了时代重大问题,为各国推动妇女事业包容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
一个世纪的变革正在加速,加剧了全球欠发达状况。在全球治理走到新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妇女事业如何开启新篇章?我们能否解决问题并重新开始?国际社会希望以本届世界妇女峰会为契机,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发展导向,加快落实《北京宣言》、《行动纲要》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切实保障和促进妇女权益,树立新的里程碑。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政府”为妇女全面发展提供生动例证
“中国妇女正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近年来,公共政策、法律改革和社会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妇女在教育、医疗、就业和政治参与等领域的处境。”巴西论坛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盛赞中国女性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些数据记录了中国女性职业生涯的巨大发展取得的坚实进展。与此同时,6.9亿女性以普遍财富进入社会。一半以上的高等教育学生是女性。科技工作者中女性占45.8%。超过一半的互联网企业家是女性。全国一级法官中女法官的比例为42.3%。女性平均寿命已超过80岁耳朵。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表现最好的10个国家之一……新时代以来,中国全面铺平了女性职业发展道路。妇女生存和发展水平显着提高,成为扶贫、科教、卫生等领域世界领先者。一大批中国女性以不同的身份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书写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篇章。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大胆追求梦想,以广阔的视野和过人的才华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工作,为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提供了青蒿素。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和她的同事们在教学走向世界的“太空课程”,点燃了众多年轻女孩的科学梦想。一位感兴趣的外国用户写道:“看着她,你可以看到天空不再是极限。一个女孩可以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甚至是探索宇宙的科学家。”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以踏实的作风和拼搏的精神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正在书写合作共赢的故事。他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者、中外经贸合作的参与者、文明交流对话的载体。她们自信、奉献的形象塑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女性的新认识。
中国妇女进步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深切思考。为什么中国女性能做到这一点?
前所未有的成果来自前所未有的制度保障。把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十九次、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将“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是中国女性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华女子学院女性领导力与社会发展专业赞比亚研究生克里斯蒂说。她通过研究和个人观察说出了关键。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坚定不移的政治决心”。
通过支持前所未有的行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精准扶贫有效保障基本民生,发展生产惠及妇女就业和收入增长,持续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妇女平等接受各类层次教育……继续制定和实施分步明确目标的妇女发展专项规划,继续系统坚定地保护妇女政策措施。 “中国妇女享有平等的社会民主权利,充分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中非共和国妇女、家庭儿童保护和性别平等部司长阿纳特在参加中国妇女能力建设培训班后表示。
中国妇女事业的快速进步,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治国理政”的生动范例,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宝贵的“她的力量”。 “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豪斯表示:
中国行动是更多国家女性的梦想,我们将帮助您实现。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中国将积极参与妇女领域全球治理,搭建中外妇女交流合作平台,丰富全球促进性别平等“工具箱”,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
我们践行多边主义,引领推动多边和区域妇女发展议程。中方始终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忠实履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等国际条约,并与联合国及相关组织在妇女领域开展了广泛、长期的合作。 2012年以来,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框架内召开近30场妇女会议,将妇女问题纳入更广阔的全球治理视野。 2015年,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20个组织和项目获奖。在坦桑尼亚,受资助的面临辍学风险的女孩正在重返课堂。在哥斯达黎加,数字培训正在帮助一群弱势妇女获得新技能……来自津巴布韦的 Everness Munan 双人组感叹道。 “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帮助了更多的妇女和女孩。当我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也在纪念我所经历的艰难岁月。”
我们将调动集体力量,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民生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发展环境。妇幼健康工程、春蕾工程、母亲水窖等民生工程和模式在中国启动并推广到世界各地,改善了亿万妇女的生活。中国在20多个国家实施了总金额超过4000万美元的赋权项目,为南方国家举办了100多期妇女儿童专题培训班。 SWA 共有 5,944 名妇女在鲁班工作室接受了培训,并开辟了新的职业途径。在斐济,Seruaya Kabukabu 带领当地妇女种植蘑菇。在他们共同创造收入的同时,他也成长为社区领袖。 “君考”在100个国家有售。这使其成为支持妇女就业并造福南半球国家的“幸福草本”。
加强人文交流,融合美丽博士世界各地的大批女性。中国积极分享发展妇女事业的经验和成果,推动提高妇女在各领域的积极地位和参与水平,更好应对贫困、落后、歧视和偏见等全球性挑战。云南丽江华坪女中校长张桂梅帮助数千名女孩逃离大山,实现上大学的梦想的故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平台上被广泛分享,并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交媒体上“女童教育”的热搜词。在今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办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3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代表的发言表达了许多与会者的希望和期待:“性别从来不是探索和进步的障碍,我们坚信文明社会科学和技术将成为斩断偏见的利刃。”
纵观历史,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性别平等不是零和游戏,而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进步。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调查部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50年,只要缩小性别数字鸿沟,全球就有3.43亿妇女和女童受益,3000万人可以摆脱贫困。如今,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冲突和战争之中,20亿妇女和女童缺乏社会保障。建设一个没有妇女歧视的世界、一个包容性发展的社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将离开北京,并在北京再次相聚。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加快行动、取得长远成果,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共同建设共享全体妇女和所有人的美好世界,凝聚更强大的女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