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一对夫妇的婚车被盗。拦车者索要50条烟作为聘礼。婚车车队司机透露,拦车者曾提出付给他50条普通卷烟或10条高档卷烟,否则婚车不让通过。双方僵持了约一个小时。考虑到婚礼日程很紧,又不想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太过忙碌,夫妻俩决定弃车外出。司机表示,他没有报警,因为他把车停在了酒店停车场。
在一些地区,婚车上要糖果或喜烟是一种充满善意和温馨互动的传统习俗,为新婚夫妇送上祝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此变成了一种赚钱的方式。他们堵塞交通、强行索要钱财、“寻找运气”变成了被迫的“收费”交易。
这种闯入汽车、盗窃昂贵房产的行为与传统的“淘金”行为有何本质区别?拦车者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的“习惯”?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强。
毕强表示:“拦住婚车,以‘给予或索取’为条件索要香烟或现金,这超出了礼节,是明显的胁迫和胁迫。”从法律上讲,应该从“强行招揽、拦截他人”、“造成非法破坏勒索财物”的角度来考虑。
传统上,“请求抽奖”是在对方愿意、知晓、金额较小、不影响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提出的。没有拒绝给予或不给予的能力。本案存在堵塞交通的风险,金额远超正常,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财产权。两者在是否自愿、是否强制、是否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数额是否适当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礼俗以自发、少量、无序为基础,不应该成为违法行为的挡箭牌。
对于堵车行为可能违反的法律法规,毕强表示,根据行政法规定,追赶、阻碍、强行带走他人等行为,可以认定为堵车、挑衅、滋扰行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酒店停车场等向公众开放的场所,可能会造成非法堵塞车辆,妨碍正常行驶。
根据相关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迫害、妨碍他人,或者抢夺公私财物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千元以下罚金。
“拦车人的行为也可以被指控为敲诈勒索罪,同时,如果行为扰乱社会秩序,也可以归入寻衅滋事罪。”毕强说。以暴力手段索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发生的,就成立敲诈勒索罪。 50条香烟的价格相对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大数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勒索数额较大或者勒索多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并处罚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坐牢,罚款。
跟踪、拦截、强行等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滋扰罪。根据《刑法》,任何人可被判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监督。多次聚众实施前项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罚金。
“此类行为除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扰乱婚礼行程外,还影响公共场所的行政秩序和交通秩序,引发效仿,形成大规模‘拦婚车经济’,还激化矛盾、扰乱秩序,极易引发冲突和次生安全风险,损害片区文明形象和文化旅游环境。”毕强说。
因此,毕强建议,新婚夫妇遇到此类情况应尽快报警,并利用行车记录仪、手机视频、酒店监控等固定证据,重点记录地点、持续时间、索要金额以及威胁信息等。乡镇(街道)、社区要把“文明婚姻实践活动”与“风俗习惯的转变”结合起来。应纳入网络管理,提前通知沿线商户和邻居,整合区域和地方管理职责。警方可以将这些警情信息纳入“小事快侦快解”机制,依法快速、严格处理,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举报抓捕形成威慑,用法治纠正“礼俗失范”。
来源:《法事日报》 记者: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