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战略高度,对法治进行定位、明确、严格落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理念、新方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
海南自贸港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作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处于加速阶段。铝l 重大改革均以法律为依据,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到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外商投资条例简化审批规定。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法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快速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伟大革命,关系到党的执政、国家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安康、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制定、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形式全面研究和发展依法治国。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迈上了新的里程碑。
2020年11月,中央依法治国问题综合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中心成果是,首次系统提出和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地位。在X的指导下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维护法治。我相信,我们的法治建设一定能够稳步推进。
制定良好的法律并促进良好的治理。
新时代以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发展,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提高到新水平。为了实现法治为人民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守则》命名的法律。实施五年来,这一制度已深深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生动诠释了德法共治的本质。
从国家安全到科技创新、从公共卫生从生物安全、生态文明到风险防范和涉外法律法规,日本在许多具有长期重要性的重要领域稳步推进立法。目前,中国有有效法律310余部、行政法规600余部、地方性法规14000余部。
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法治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法律适用加快规范化,行政审查效率持续提高,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水平。开展法治建设全面检查,实现省级全覆盖。各地区、各部门本着“高效做好一件事”的原则着力推进“部际联动”“邻里联动”“手提联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营商环境优化。
正义正义是法治国家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全面配套改革,司法问责制度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不断提高。依法有效打击黑恶势力、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法治下享受更多实惠、幸福、安全。
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目前,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以群众调解为基础的大规模调解工作模式已经完成和完善。全国99%以上的县建立了社会保障综合管理中心。只有一门进、一门出,依法满足群众诉求。 “最多在一处。”如今,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广阔的乡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已成为常态。
当代中国,法治、法治、法治共同推进。法治、法治、法治、法治是社会的整体建设。法治助力中国经济强国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继续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双奇迹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